开源创新国际合作(2025年度“上海硅巷创新说 ”)

“我们要自己剖析自己,自己批评自己。”

7月17日下午,在2025年度“上海硅巷”创新说活动中,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创始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国锋带来了题为《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的精彩分享。

张国锋,长期致力于开源理论体系构建、开源商业人才培养、开源创新国际合作及开源产业生态建设,以应对全球数字治理挑战并强化中国在开源领域的自主创新力。

张国锋指出,开源作为数字经济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在面临武器化、政治化及资源垄断等问题,这违背了开源精神。开源,需打破独占排他思维,讲求开放共享。在分享中,张国锋从现实动因、理论基础、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剖析了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的挑战与出路。他强调,开源遭遇的异化倾向背离了协作本质,成为创新发展的阻碍,核心突破点在于制度创新,要突破物理世界的独占排他逻辑,构建数字世界的新型治理框架。

张国锋认为,数字世界治理将多边参与、规则重构,开源健康发展需全新理论体系支撑,创新探索。为此,展望未来,他路透了“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构建设想,以期汇聚全球技术、思想与商业力量,共建数字世界新规则。

【上海硅巷】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东至江苏路,南至延安西路,西至凯旋路,北至长宁路 – 愚园路,中间以武夷路、定西路为十字支撑,致力于打造成为一站式新双创街区。这里不仅是百年传承的开放创新生态,更是深化“科创中国”建设的“进阶版”,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长宁实践场景。

由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华阳路街道办事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科普基地)承办的“创新说”,旨在以科学家讲创新成果、谈创新感悟,激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自2023年起至今年7月,“创新说”活动已成功举办7讲,分别围绕“科学求真”“科技向善”“创新唯美”“新青年&黑科技”“问题VS方法”“新人论@包容城市”“人机江湖”等话题,先后邀请近50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创新故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油条咖啡开源读书会,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培育,成立于2022年,是一个以开源文化、技术哲学与数字时代阅读为核心的社群,倡导“用开源的方式解构知识,用社区的力量重构认知”,进一步连接技术思想与人文阅读,通过定期线下读书分享讨论,探索开源背后协作精神、技术伦理与创新思维。

区科协学会部洪嫣表示,区科协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继续立足学术创新交流职责,搭建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共治、融合”的对话交流平台,汇聚创新智慧,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创新模式,促进创新发展,在上海硅巷培育“高浓度科创文化”,全方位展现长宁上下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奋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