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古北路620号图书馆楼309-313室
银行业全面拥抱开源技术:2025年开源已成金融业战略支柱
开源不再是节省成本的战术,而是构建关键基础设施的战略支柱。

“如果连银行都开始拥抱开源,那这绝非一时风尚——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Linux基金会研究高级副总裁Hilary Carter这样说道。她曾在加拿大皇家银行、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和瑞银集团工作多年,对金融行业的谨慎和务实有深刻体会。
10月中旬,在纽约举行的金融开源论坛上,Linux基金会研究部门与FINOS联合发布了《2025年金融服务业开源现状报告》。这份连续第五年联合编制的报告显示,开源技术已从金融业的边缘实践演变为核心战略。
调查显示,开源技术已从边缘实践演变为金融业的核心战略,这一转变对正在评估开源价值和风险的其他行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从谨慎试探到全面拥抱
金融机构向来以严谨、高度监管和ROI驱动著称。在这个每项决策都必须证明其价值的行业,开源的崛起本身就具有标志性意义。
报告显示,开源在金融业的应用已达到临界点。93%的受访者认为开源提高了软件质量,87%的人表示开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这一数据相比五年前有了显著提升。
“这已不再是试探性的乐观态度,而是基于实践者经验的共识。”报告指出,从2021年显示出的谨慎试探,到今天已发展成为融入金融服务运营体系的全方位战略实践。
在华尔街,开源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节省成本手段,而是成为构建关键基础设施、分摊合规成本和推进行业标准创新的价值创造途径。

开源项目办公室成为“标配”
金融机构对开源的认可度最直观的体现,是开源项目办公室的普及。报告显示,近一半的受访机构——包括近三分之二的大型金融机构——现已设立专门的OSPO。
“这一变化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参与报告撰写的专家表示,“回顾2021年,OSPO在金融业还大多是设想;而今天,它已成为行业标准配置。”
这些开源项目办公室连接工程、法律、合规和社区参与,确保开源使用、贡献和风险管理不再随意进行,而是有战略、有度量。金融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开源治理的成熟范式。

开源赋能开发者生产力
在所有重塑金融服务的新兴技术中,生成式AI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其最大影响将体现在提高开发者生产力上,而不仅仅是改善客户体验。
“这一区分很重要。”报告分析称,这表明金融机构正在优先考虑内部能力建设,包括自动化测试、加速代码审查,以及利用开放模型和框架来降低现代化努力的风险。
开源在AI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金融机构必需的透明度、互操作性和供应商中立性。早期采用AI的金融机构已开始获得回报,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从成本节约到价值创造
最有力的证据来自ROI数据。近五分之一的受访机构报告称,通过使用开源每年节省成本超过100万美元。更多机构承认获得了效率提升和发布周期加快等收益。
但比财务数据更有说服力的是无形回报。一位首席信息官在报告中表示:“开源的ROI不仅体现在美元上——它还体现在速度、协作和学习中。”
对建立在精确衡量基础上的金融业来说,这一认知标志着开源完成了从成本控制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从成熟走向卓越
尽管开源在金融业已进入成熟阶段,但挑战依然存在。报告指出,金融机构需要继续衡量开源贡献的具体ROI价值、改进供应链安全,并解决对知识产权泄露的担忧。
“总体轨迹是明确的——向上、向开放、加速前进。”报告总结道,金融服务业这一最数据驱动、以ROI为导向的行业,已成为成熟开源应用的标杆。
从2021年的试探性开始,到2025年的自信整合,开源在金融领域的转型为所有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一个由数据驱动的世界里,开放不是需要管理的风险,而是需要扩展的能力。
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技术选择,更代表着金融服务行业协作方式的深刻变革。
本报告由Linux基金会与FINOS联合发布,基于对全球金融机构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涵盖了从开源政策制定到具体实践的全方位洞察。获取原报告请前往: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research/the-2025-state-of-open-source-in-financial-servi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