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物联:在核心赛道深耕(2025年度“上海硅巷创新说 ”)

“硬件成本是沙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7 月 17 日下午,在 2025 年度 “上海硅巷” 创新说活动中,上海遨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敏带来了题为《电力设备物联网》的精彩分享。​

郑敏作为 “新微生态” 的代表,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长期聚焦电力设备物联网领域发展。其带领的上海遨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是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电力物联网方向科研成果孵化的产业化公司,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方面成果显著。​

在分享中,郑敏深入解读了电力设备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详细介绍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 面向 “发输变配用” 的超高难工况及重要行业专用无线通信需求,成功实现系统级超低功耗、海量接入、高可靠动态自组网等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技术成果已通过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并荣获国家电网技术发明一等奖。​

展望未来,郑敏明确表示,上海遨有将持续深耕电力输变电物联核心赛道,通过深化 “专用无线通信体制” 的技术壁垒与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为电力物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硅巷​】
7 月 17 日下午,2025 年度 “上海硅巷” 创新说第二讲 “开源 free style” 暨油条咖啡开源读书会活动在华阳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活动以 “开源 free style” 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科技界、产业界、法律界等领域的六位专家进行分享,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开源理念推动跨领域协作和创新。​

“上海硅巷” 科创街区,东至江苏路,南至延安西路,西至凯旋路,北至长宁路 – 愚园路,中间以武夷路、定西路为十字支撑,致力于打造成为一站式新双创街区。这里不仅是百年传承的开放创新生态,更是深化 “科创中国” 建设的 “进阶版”,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长宁实践场景。​

由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华阳路街道办事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科普基地)承办的 “创新说”,旨在以科学家讲创新成果、谈创新感悟,激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自 2023 年起至今年 7 月,“创新说” 活动已成功举办 7 讲,分别围绕 “科学求真”“科技向善”“创新唯美”“新青年 & 黑科技”“问题 VS 方法”“新人论 @包容城市”“人机江湖” 等话题,先后邀请近 50 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创新故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油条咖啡开源读书会,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培育,成立于 2022 年,是一个以开源文化、技术哲学与数字时代阅读为核心的社群,倡导 “用开源的方式解构知识,用社区的力量重构认知”,进一步连接技术思想与人文阅读,通过定期线下读书分享讨论,探索开源背后协作精神、技术伦理与创新思维。​

区科协学会部洪嫣表示,区科协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继续立足学术创新交流职责,搭建多元主体 “参与、协商、共治、融合” 的对话交流平台,汇聚创新智慧,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创新模式,促进创新发展,在上海硅巷培育 “高浓度科创文化”,全方位展现长宁上下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奋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生动局面。​

【企业简介​】

上海遨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深厚科研积淀,专注电力物联网标准化建设及电力物联网核心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工程实施。公司结合行业应用软件、设备管理软件等配套产品,为行业用户提供电力物联网智能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已形成可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规范的运营管理,公司先后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 “专精特新” 企业、长宁区 “小巨人培育” 企业、长宁区人工智能企业等认定,同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 ISO 9001 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团队还荣获长宁区 “科技之星” 团队等称号。长期以来,公司专注行业无线通信、信息技术研究,通过科研项目与行业定制需求深度结合,在电力设备物联网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引领国家电网电力设备物联网多项标准化推进工作;同时,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结合传感器、芯片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拓展研究成果在能源等其他电力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应用,助力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