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工作月报【2025-3(总第2期)】

协会本月工作总结

  • 2025年3月15日,由协会组织的“数据与AI新技术论坛”在模速空间顺利举行。
  • 2025年3月27日,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数字经济范式与新开源契约论坛”,围绕数字经济的新经济理论、大模型时代的新开源契约以及开源合规治理等前沿话题开展研讨。

协会本月重点工作

  • 3月13日,协会创始人张国锋为普华软件做开源培训及政策读,并与普华软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动发展开源汽车软件的发展。
  • 3月16日,协会秘书长朱其罡出席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在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AI进化论——如何推动DeepSeek赋能千行百业”圆桌会。会上,多位专家围绕“DeepSeek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交流讨论,朱其罡指出:“开源与大模型拥有共通内核,即知识的连接、汇聚、碰撞与裂变。大模型本质上是一种高维度的开源形式,我坚信这种开源与AI的融合将催生出知识的非线性创新。”
  • 3月19日,润和软件 OpenHarmony 业务领域的领军人物,润和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平台 HiHope 发起人刘洋来访协会进行交流,围绕开源的内涵与外沿展开讨论,提出要把国外好的项目与经验“引进来”,同时把国内做得好的项目或技术再返回社区、推向国外,帮助他们“走出去”打开市场。要深刻理解开源背后的价值,培养开源商业人才。
  • 3月25日,由协会创始人张国锋、秘书长朱其罡等联合撰稿的《开源的中国机会》刊登于《中国科学院院刊》(40卷,3期),文章指出:中国快速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叠加以知识为代表的非排他性的生产要素,外加以开源为特征的协作关系可能构成全新模式。从开源创新社会实践看,开源缺乏理论准备、制度准备和人才准备。中国应抓住历史机遇完成与之适应的理论探索。开源开放也有条件让中国打造数字经济全球合作共享共创新范式。文章从理论构建、文化融合、国际合作、国家创新体系4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开源为特征的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融合与创新的路径。

成员动态

  • 3月14日,由协会成员企业浪潮 KaiwuDB 联合 KWDB 社区组织开展的“源动力,向新生——2025 浪潮 KaiwuDB 开源校园行”系列巡讲正式开启,并首站顺利落地南开大学,与在校师生近距离分享数据库新知及前沿技术,提供开源实践机会,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南大计算机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百余名师生到场参与活动,反响热烈。系列巡讲后续计划深入更多城市,与包括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展开交流。
  • 3月底,RT-Thread睿赛德在OS开源年会上发布了“程翧整车基础软件OS” ,为满足车载OS的需求并实现自主可控,睿赛德在自有的RT-Thread开源操作系统上开发了集OS、虚拟化系统及相关扩展组件于一体的“程翧整车基础软件OS”,涵盖车控、座舱、智驾领域。睿赛德于2022年公布车载OS战略,并发布程翧车载融合软件平台。2024年,程翧车控系统2.0亮相,其在兼容AUTOSAR CP4.4.0标准中的AUTOSAR OS规范的同时,还可复用RT-Thread开源生态上的组件。2025年,睿赛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程翧整车基础软件OS”的服务能力体系,目前,已和比亚迪、上汽集团、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达成合作。
  • 3月5日,经济日报特别报道,RT-Thread睿赛德携手小马智行为汽车厂商提供软硬结合国产解决方案,不仅提供了高效的任务调度和数据处理能力,还集成了丰富的中间件组件,帮助汽车行业客户更快速便捷地实现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功能。小马智行已与广汽埃安合作打造Robotaxi规模化量产车型,并推动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落地,首批将在2025年完成,率先在大湾区落地,后续将逐步覆盖更多区域;同时还与北汽等整车厂达成了深度合作,共同推进Robotaxi量产规模化发展。
  • 3月21日,睿赛德推出RT-Thread v5.2.0版本,不仅是内核技术的重大升级,同步进行了生态扩展、开发者支持与社区协作的全方位提升,性能跃升,让开发者体验全面升级。此版本重新定义实时性与效率;升级了包含驱动生态、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与存储、开发工具链等关键模块的性能;同时,对内核架构进行了优化,RISC-V 生态全面升级。
  • 3月底,RT-Thread睿赛德携手中国电子学会,启动2025嵌入式专业培训,计划面向在职人员开展超20场活动,已落地豫、京、沪三场培训;面向高校开展超10场活动,并在武汉大学启动首场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师资培训,4月即将登录南京大学。该系列培训全年将覆盖近千人群。
  • 2025年3月18日,基于开源KTransformers架构的 CPU/GPU 异构推理能力,沐曦在曦云C500单卡GPU上成功实现DeepSeek-R1-671B满血版单并发解码吞吐16.5 tokens/s的优异成绩,相比社区官方数据提升20%以上。
  • 2025 年 3 月 21 日,上海模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算丰信息、沐曦集成电路、云合智网、道客云、立讯精密、无限光年、无问芯穹等多家企业,共同发布了新一代国产自主软硬件一栈式高密度机柜Shanghai Cube。Shanghai Cube 是全面正向开发的国产高密度算力设备,将算力设备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与“生产”阶段进行了分离,集成了多家头部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第一代Shanghai Cube产品采用沐曦曦云 C550系列高性能GPGPU芯片的定制化OAM模组,采取单机柜128卡液冷的高密度部署方式,集成了搭载云合智网的国产交换机芯片的交换机设备,由道客云提供定制化国产操作系统,立讯精密提供整机量产服务,由无限光年、无问芯穹等团队全程参与软硬件一体化的联合优化,并由复旦大学和创智学院进行模型调优。此外,Shanghai Cube挑选采用了国产液冷系统、国产高性能并行存储系统、国产retimer、国产主板电容器等其他国产元素,并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引入国产光互连方案和国产高速网卡设备。

协会重点活动动态

  • 3月27日,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数字经济范式与新开源契约论坛”,围绕数字经济的新经济理论、大模型时代的新开源契约以及开源合规治理等前沿话题开展研讨。本次论坛举行了《开源前沿课》新书的发布仪式。张国锋副理事长代表协会正式发布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开源前沿课》。该书全面介绍了开源的原理、理论及实践,从数字经济底层逻辑出发全面阐述了开源在数字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策源性和赋能作用。《开源前沿课》不仅将填补国内开源教育的空白,更是中国对全球开源生态的重要理论贡献。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上海开源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上海开源法律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交叉学科智库平台,推动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新开源生态建设,促进数据共享、知识平权及社会均衡。上海开源法律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在大语言模型时代新开源生态的数字经济范式研究、开源生态契约建设、法律合规问题研究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着力为国内企业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循环的治理体系及分配规则贡献力量。
  • 3月12日,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创始人张国锋在上海市教委智库中心组织的中美贸易选题会上,指出开源缺乏理论准备、政策准备和人才准备,建议国家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863计划,加快开源理论构建工作。开源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长,产业变革、思想文化转变的阻力大,相对来说,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政府、企业、教育等各方面已经建立起适应变革的体制和机制,开源人士希望中国发挥领导力。

国内外开源组织重点动态

  • 3月初,Apache 软件基金会召开年度成员大会,中国成员陈梓立当选为 2025 年度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