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工作月报【2025-8(总第7期)】

协会本月重点工作和动态

协会8月起与协会理事单位安势信息联合推出专栏《清源SCA社区安全情报》,旨在信创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分析网络安全现状与趋势,为各单位提供预警与建议。

8月1日,协会创始人张国锋带队会员单位翠瑶文化、DFRobot拜访华东师大智能教育研究院EduChat-R1推理教育大模型周杰团队。该模型首次引入“教育思维链”(Educational Chain-of-Thinking)机制,具备类人教师的教学推理能力,标志着教育大模型从“知识输出”迈向“深度思考”的关键跃升。协会与周杰团队在开源教育方面达成了共识,拟结合该模型的能力进行宣传推广。

8月1日至2日,以”人工智能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2025全国高校走进信创企业研学活动——上海站(人工智能专场)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北京清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助产促教,协同育人”为宗旨,汇聚政产学研协多方力量,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等院系的院长、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参与。通过主题分享、企业参访、专题研讨等形式,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8月14日,协会创始人张国锋带队会员企业映云科技有限公司、浪潮集团KaiwuDB、德塔贝斯前往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交流。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机构,承担上海市产业升级、转型、转移的推动与促进工作。

8月19日,协会与北斗博阳就开源创新合作进行工作研讨。协会理事会代表许日介绍了协会情况、东方枢纽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示范区。北斗博阳董事长张宏泉带队参观了空间信息产业园,介绍了博阳新能、智算中心建设情况。双方就“北斗+开源”、算力资源、低空经济等进行了交流,约定进一步深入沟通。

8月19日,协会与浦发银行科技金融部就开源创新合作进行工作研讨。张国锋介绍了国内外开源发展现状和趋势、东方枢纽开源创新国际合作商务区设计思路。浦发银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钟泉介绍了外滩FTC项目。双方就开源项目孵化、投融资、上市辅导、黄浦区开源创新高地建设、数字游民基地、协会挂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合作形式和机制形成共识。

协会成员动态

1.7月31日,由OFweek维科网主办的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此芯P1凭借出色的异构架构设计与应用落地能力,成功摘得“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优秀创新力产品奖”。这是继2024年后,此芯P1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至此,此芯科技已连续四年上榜维科杯·OFweek人工智能行业年度榜单。

2.7月31日,“AI·镜界——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发布活动在南京市雨花台区盛大举办,旨在打造AI与软件产业深度融合先行区、垂类应用创新示范区和数智跃迁新引擎。作为面向行业的专业数智科技服务商,润和软件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参加本次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共同见证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3.8月1日,由OpenAtom openEuler(以下简称“openEuler”或“开源欧拉”)社区发起、润和软件承办的2025-2026年openEuler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南京圆满召开。来自润和软件、华为、中科院软件所、麒麟、统信、中国移动、一汽、Intel、windriver等openEuler生态共建企业的多位openEuler技术委员会委员齐聚一堂,围绕openEuler社区技术规划建设及openEuler未来发展方向开展深入研讨。润和软件副董事长马玉峰受邀出席并做开场致辞。

4.8月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全国高校走进信创企业研学活动——上海人工智能专场”,走进RT-Thread睿赛德。来自全国各地近20家高校领导、代表来访,并就课程合作、联合实验室等方向与RT-Thread睿赛德展开讨论。

5.8月2-3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在沪举行。RT-Thread睿赛德创始人熊谱翔受邀出席,与众多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开源实时操作系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未来。

6.8月2-5日,亿欧专题报道RT-Thread睿赛德携边端侧 AI 方案亮相WAIC,提出 “AIOS” 理念;经济日报聚焦端侧智能新质生产力国产企业代表RT-Thread睿赛德,指出RT-Thread睿赛德凭借25亿边端侧装机量的丰富经验和落地实践,构建了坚实、易用的边端侧AI基础设施,提升了人工智能在边端侧的开发迭代效率,为充分释放海量终端设备智能化潜力打下基础。

7.8月4日,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在各行各业渗透应用,软硬件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但当前国产AI技术及产业生态仍面临技术碎片化、适配成本高、落地场景单一等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Standards Committee(SMC/SC)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软硬件创新生态主题赛”,并携手沐曦、百度、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创新与适配验证中心(亦庄)、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模力方舟(Gitee AI)等产业伙伴共同设置赛题方向。本次主题赛设置三大方向赛题,聚焦国产化技术从“可用”到“好用”的跃迁路径,探索构建自主可控、开放协同的全栈生态体系,期待与产业各界共创软硬协同创新、自主可持续的AI生态。

8.8月7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此芯科技生态战略总经理周杰受邀出席“开源生态驱动产业智能化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解读边端AI的创新趋势,并重点介绍了此芯科技在开源生态建设领域的实践成果。

9.8月8日,临港汽车软件联盟(筹)首次技术沙龙在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举行。首期活动以“AI如何为OS赋能”为主题,汇聚多家汽车产业链企业,RT-Thread睿赛德作为首批发起成员单位,在活动中聚焦车控操作系统领域展开深入解读。

10.8月8日,RT-Thread睿赛德携手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商瑞萨电子,启动移植挑战赛,广泛邀请嵌入式爱好者们参与,共同完善开源生态,及更多硬件平台的落地应用。

11.8月9日,江苏省人工智能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润和软件、南京邮电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江苏润开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汇聚“政、产、学、研”力量,共绘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升级蓝图。本次大会以“智领产教 融合共生”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江苏省人工智能领域协同优势,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通过成立共同体业态,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业应用场景落地。

12.8月1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开展“开源创新发展推进中心(OpenCenter)——开源商业化专场活动”并正式发布《开源商业产品及企业典型案例集》(2025 年第一期),首批遴选出 15 项成熟度高、具有示范作用的开源企业及开源商业产品营销案例。浪潮KaiwuDB 作为开源数据库 KWDB 项目共建方及运营方成功入选该案例集,获评“2025 开源典型企业”。

13.8月13日,2025 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IATW 2025)期间,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等主办的“2025 未来城市交通论坛”上,浪潮KaiwuDB 的“济南市大数据局重点车辆管理平台数智化升级服务案例”入选“2025 城市交通全场景创新实践成果”。

14.8月15日至17日,“2025年全国消毒与感染控制学术年会暨消毒与感染控制新技术与新标准培训班”在江苏徐州圆满举办。润和软件携自主研发的AI量子点微生物检测平台重磅亮相,以“30分钟精准检测”技术突破,为消毒与感染控制领域注入智能化创新动能,助力公共卫生安全迈入“分钟级响应”新时代。

15.8月16日,RT-Thread睿赛德携手瑞萨、英飞凌、ST、恩智浦、富瀚微、玄铁、兆易创新等全球顶尖芯片厂商,正式宣布启动“2025年度嵌入式大赛”,为开发者提供一场激发潜能、促进实践落地的创新盛宴。

16.8月19日此芯科技与百度联合发布基于此芯P1处理器和百度ERNIE 4.5的Edge AI端到端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性能SoC与大模型的深度协同。该方案以此芯自研P1处理器(6nm制程/12核Armv9 CPU/30TOPS算力NPU/45TOPS综合算力)为异构计算基座,深度融合百度ERNIE 4.5 技术生态,成功构建从芯片层到模型层以及应用层的全栈闭环,为边缘端侧AI的落地树立全新标杆。

17.8 月 21-23 日,中国数据库领域头部技术盛会“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在京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智能创新 数赢未来”为主题,汇聚数据库领军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从业者及爱好者等共同分享研讨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浪潮KaiwuDB 受邀参会,由其共建并运营的“2025开放原子大赛——KWDB 核心贡献挑战赛”受到现场参会者强烈关注。

18.8月22日,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秘书长胡才勇一行到访联盟理事单位润和软件及旗下子公司江苏润开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讨交流。润和软件副总裁丽娜、海荷事业部总监邵奎、润开鸿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张茜、生态拓展总监陈文萱出席接待,双方围绕鸿蒙生态推广、智能物联技术赋能行业数智化创新以及联盟的运营和治理等议题开展交流。

19.8月22日,《互联网周刊》联合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25中国大模型TOP30”榜单。润和软件自主研发的“润知”知识处理大模型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润和软件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其在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20.8月22日,2025IDC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案例(FIIA)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润和软件旗下金融科技品牌——北京捷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基于LLM的银行智能机具机械臂全链路测试方案”项目,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该案例。

21.8月23日,vLLM Meetup上海站成功举办,本次Meetup由沐曦与红帽公司联合主办。活动汇聚技术专家、社区开发者及行业用户,围绕vLLM(一种用于大型语言模型的高性能推理引擎)的技术进展、生态建设及应用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涵盖社区贡献指南、分布式推理架构、多模态模型集成等前沿议题,现场互动热烈,并提出每年举办vLLM Con大会的倡议,为AI推理领域的技术落地注入新动能。

22.8月24日,RT-Thread睿赛德推出第20本教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原理与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南,帮助开发者掌握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和STM32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核心知识与实际应用。

23.8 月 26 日,电子与嵌入式技术年度大展 elexcon2025 在深圳举行,RT-Thread睿赛德应邀参加大会,并发表《RT-Thread 睿擎工业开发平台加速国产升级》的主题演讲,并荣获“AloT 优秀方案奖” 和 “实时操作系统突破奖”。

24.8月26日下午,openKylin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大会聚焦openKylin生态发展核心议题,除了重磅发布操作系统全新版本、呈现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成果外,更是将开源合规体系建设列为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集中展示了社区在开源组件合规治理、许可证标准化落地等领域的实践成果,而这一方向与安势信息作为OpenAtom openKylin项目“白银捐赠人”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也成为双方深度协作的重要锚点。

25.8月26日,elexcon2025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启幕。展会期间,2025半导体元器件市场创新表现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此芯P1处理器凭借其在AI计算性能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斩获“年度优秀AI芯片奖”。

26.8月26日第二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联合沐曦设置“基于国产软件栈的创新应用赛”聚焦构建自主可控的AI生态,通过GPU算力优化与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影视剧本生成、医疗影像诊断、金融量化投研等场景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依托沐曦等产业伙伴的算力资源与开发框架,旨在突破技术碎片化、落地场景单一等瓶颈,推动国产AI从“可用”向“好用”跃迁,助力教育、自动驾驶等多行业智能化升级。

27.8月27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等主办的开放原子“园区行”(济南站)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山东省工信厅、济南市工信局、济南高新区、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浪潮KaiwuDB 数据平台总经理金宁博士作为 KWDB 项目共建方及运营方代表受邀到场,并发表《KWDB 数据库——加速赋能 AIoT,共建开源数据生态》主旨演讲。

28.8月29日,全球领先的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公布“2025 IDC中国金融IT中坚力量”榜单。润和软件凭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实践,连续三年入选该榜单,再获国际市场认可。

29.8月30日,RT-Thread睿赛德“睿擎SDK V1.3.0”重磅升级,本次更新意味着RT-Thread + Linux 混合部署正式上线,引入了 AMP 混合部署模式,提供了更丰富的示例代码和开发工具,并大幅扩充了教程文档内容,全面提升开发效率和系统能力。

国内外开源组织重点动态

1.8月2日,2025CCF 中国开源大会在上海开幕,聚焦开源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会上成立了 CCF 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启动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源社区战略布局,并发布 CCF – 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等多个重要项目。大会还围绕 RISC-V 开源生态、OpenHarmony 技术孵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吸引千余名产学研代表参与。

2.8月4日,腾讯开源业内首个支持物理仿真的 3D 世界生成大模型「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支持文生 3D、图生 3D 及标准模型文件导出,兼容 Unity、Unreal 等主流引擎,推动 3D 内容创作门槛大幅降低。该模型采用定制开源协议,免费提供每日 20 次生成额度,并开放 API 接口供开发者集成。

3.8月5日,OpenAI 正式开源 GPT-OSS-120B/20B 大模型,采用 Apache 2.0 协议开放模型权重,支持本地部署和手机端推理。微软同步将 GPT-OSS-20B 引入 Windows AI Foundry 平台,可在 16GB 显存消费级显卡上运行,专注工具调用与多轮对话场景。华为同期宣布昇腾计算架构 CANN 全面开源开放,支持用户自主优化硬件调度,并发布 AI 推理技术 UCM(计划 9 月开源)。

4.8月12日,英伟达在 SIGGRAPH 2025 发布 70 亿参数视觉语言模型 Cosmos Reason 并开源,支持机器人物理推理与场景理解,已被 Uber 用于自动驾驶标注。同日,华为发布 AI 推理加速技术 UCM,通过 KV 缓存分级管理实现首 Token 时延降低 90%,计划 9 月在魔擎社区开源。

5.8月15日,谷歌开源史上最小 Gemma 3 模型(2700 万参数),支持手机端 25 轮对话仅耗电 0.75%,适用于边缘设备多语言交互。Meta 同期发布自监督视觉模型 DINOv3,70 亿参数实现图像分类、视频目标追踪等任务零样本学习,采用 Apache 2.0 协议开放训练代码。

6.8月21日,Apache 基金会宣布 HertzBeat 监控系统正式毕业成为顶级项目,完成从孵化到社区治理的全面转型。该项目支持多协议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已吸引全球 186 名贡献者参与开发。

7.8月25日,Linux 基金会宣布微软主导的文档数据库 DocumentDB 加入基金会,推动 PostgreSQL 生态向 NoSQL 领域扩展。同日,欧洲开源峰会在阿姆斯特丹开幕,聚焦 AI 推理优化、云原生安全等议题,吸引超 2000 名开发者参会。英伟达发布机器人专用 GPU 及开源物理引擎,支持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

8.8月26日,微软公布 WinUI 开源计划第一阶段进展,计划 10 月初完成 GitHub 仓库镜像频率提升与第三方贡献支持,逐步开放 Windows 11 界面框架的本地构建能力。

9.8月28日,开源中国发布「造物社区」,整合 AIoT 硬件开发工具与产业资源,联合十余家企业推出 AI 视觉伴侣、仿生机器人等创新项目。社区同步启动「硬科技加速计划」,提供从技术验证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持。

10.8月29日,重庆发布汽车开源生态「星辉计划」,以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 EasyXMen」为底座,联合英飞凌等 19 家芯片企业构建「芯 – 软 – 车 – 云」全链条协同体系。同日,CNCF 接纳 Metal3 为孵化项目,推动裸金属基础设施的 Kubernetes 原生管理。

11.8月30日,Apache 基金会宣布 Cloudberry 数据库 2.0 版本进入发布候选阶段,支持分布式事务与多模态数据处理,已吸引 25 名贡献者完成 1980 次代码提交,成为替代 Greenplum 的重要开源选择。

协会9月活动预告

1.PyCon China 2025全新升级,携三大核心亮点重磅回归 ——更前沿的 AI+Python 技术分享、更深度的行业生态探索、更温暖的开发者社区对话,9 月 20 日邀您相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全国 Python 爱好者并肩,用代码书写 AI 时代的技术新篇章。这是协会以特别支持的形式与PyChina社区协作的第二年。

2. AI Agent 创造者分享会将于 9 月 20 日在外滩FTC举办,旨在汇聚 AI Agent 领域的创业者、技术专家、爱好者等,共同分享经验、交流见解,深入探讨 AI Agent 的可能性与商业模式,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探寻新的路径。

3. 由协会支持下建立的KPro企业知识开源社区主导的“2025AI 生态创新大会”将于 9 月 23 日在上海延安西路龙之梦大酒店举办,主题 “智汇万千,向 AI 原生”,预计超 1000 人参会。此前,7月22日,在市科协的联络推动下,由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与KPro企业知识开源计划联合发起的 “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开源专项基金”正式揭牌,系全国首个面向企业服务行业的开源专项基金。大会得到了该基金与多单位的大力支持,汇聚科技巨头、多行业代表等,大会上将发起中国首个Al编程社区及发布Al编程宣言,同时分享 众多AI智能体应用 案例、展示 开源大模型应用完整生态,并设全天展览、品牌之夜及多论坛与专场,推动 AI 原生技术发展和开源大模型的生态普及,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开源产业项目介绍

1.KWDB 是基于浪潮 KaiwuDB 开源的分布式多模数据库,专注于解决 AIoT 物联网场景中开发者面临的海量传感器数据处理效率低、多模数据难统一管理等痛点,目标是为物联网、能源电力等行业提供高效多模数据管理方案,推动技术普及及开源社区发展。其核心亮点包括四大能力:多模融合架构,内置通用数据模型,统一接口实现时序与关系数据融合管理;高性能数据处理,通过 “时序表” 功能实现百万级数据秒级写入、亿级数据秒级查询;分布式弹性架构,采用无中心全对等架构,支持自动分片均衡、故障自愈与水平扩展;AI 生态融合,开发相关工具提升开发维护效率。此外,KWDB 满足物联网高并发低延迟需求,兼容标准 SQL,支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与压缩,运维上支持 Docker 一键启动和可视化监控,拥有多种生态工具,已在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落地,提供开源仓库地址与 Docker 镜像供开发者使用。

2.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并开源的 “书生” 系列大模型,凭借开源多模态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获奖;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该系列推出最新科学多模态大模型 Intern-S1—— 它是首个融合专业科学能力的开源通用模型,综合性能居当前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最优,旨在解决科研领域传统单一模态分析局限及现有模型科研任务短板,打破开源模型复杂科学数据理解不足、闭源模型部署门槛高且可控性弱的困境,助力科研效率提升并推动科学研究迈向科学发现 Scaling Law 阶段、重构科研生产力;Intern-S1 融合 “书生” 家族优势,实现语言与多模态性能均衡发展,富集多学科知识且强化科学能力,首创 “跨模态科学解析引擎”,可精准解读化学分子式等复杂科学模态数据,具备化合物合成路径预测等前沿科研能力,其配套的 “书生” 科学发现平台已上线,上海 AI 实验室还联合多机构依托其跨模态生物信息能力构建 “元生”(OriGene)虚拟疾病学家系统,在肝癌和结直肠癌治疗领域获新成果,该模型坚持开源免费,并提供体验页面及 GitHub、HuggingFace、ModelScope 等开源平台链接方便用户使用与研究。

3.普华基础软件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 EasyXMen,作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凭借在开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实践中的突出表现荣获 “优秀开源项目奖”,其不仅填补了国产车用操作系统开源领域的空白,还引领车用操作系统开源新生态发展,具有重要行业标杆意义;该项目致力于推动车用底层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解决行业兼容性差、适配成本高的长期问题,实现国产车用操作系统从 “闭源” 到 “开源” 的跨越,同时通过构建开源社区促进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助力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繁荣;小满 EasyXMen 具备高安全性设计、实时性与高性能、兼容性与扩展性、生态系统支持及智能驾驶环境应用等优势,覆盖通信、诊断等多项功能(含 688 个文件、403976 行代码),已成功适配 RISC-V 架构芯片,截至 2025 年 6 月,其开源社区已有 392 家企业、163 所高校加入,下载和克隆总次数达 14112 次,累计访问数 61892 次,形成协同共建格局,在架构适配突破(打破国产车用 OS 架构兼容壁垒、支撑芯软协同与自主可控)、安全与性能兼顾(满足车控场景严苛要求、为智能驾驶提供稳定底层支持)、兼容性与扩展性强化(降低行业适配成本、适应技术升级需求)方面实现关键突破。

4.蚂蚁密算开源的隐私保护计算框架隐语 SecretFlow,凭借在隐私计算领域的全面性、创新性及广泛影响力荣获 “优秀开源项目奖”,为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框架致力于应对隐私计算技术与应用的不确定性,以打造通用、包容且可扩展的框架为目标,推动隐私计算技术普及应用,解决数据流通与计算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保障数据 “可用不可见”,同时促进开源社区协作以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作为支持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同态加密、可信执行环境等主流技术的框架,它以安全、开放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设备抽象(将隐私计算技术抽象为密文设备、明文计算抽象为明文设备)、构建计算图及具备基于计算图的机器学习 / 数据分析能力,支持数据水平、垂直、混合分割等场景。自 2022 年 7 月开源以来,已汇聚全球超 2 万名关注者与开发者、60 + 高校学研合作机构及 70 + 产业合作伙伴,充分体现技术吸引力与实用性;其技术创新体现在四大方面:完备性创新支持多种技术灵活组装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透明性设计通过统一框架使底层迭代对上层应用透明以降低开发维护难度,开放性架构方便多方参与框架建设以形成良好技术迭代生态,连接性突破实现跨场景数据互联以打破数据孤岛,为跨领域协同计算提供可能。

5.日产汽车基于 Qt 开源框架实现智能座舱仪表的项目,在汽车电子领域开源技术应用中具有突出地位与创新范式意义,有力推动了开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普及发展。面对智能座舱研发中兼顾高视觉效果、流畅交互与多硬件适配,同时降低成本和周期的挑战,以及传统 GUI 开发存在的周期长、移植难、授权费用高等瓶颈,日产上海公司在乘用车仪表自研项目中引入 Qt 开源框架方案,硬件基于瑞萨 RH850 系列 MCU 及高通 SA8155P,通过 Qt 实现主界面与子菜单人机交互,适配燃油表等关键模块。Qt 6 凭借跨平台能力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 MCU SOC,且代码可复用、裁剪与移植,该方案经 2023 和 2024 年多个 PoC 项目验证获日本本部好评并即将量产。其优势显著:Qt Creator 与 QML 语言使 UI 开发周期缩短约 30%,跨平台特性实现不同硬件无缝切换提升调试效率,活跃社区资源降低研发门槛,开源版本更让整体 GUI 开发成本降低超 40%,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开发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