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承办开源创新理论与实践论坛

开源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国家开源创新体系如何构建?企业如何推动开源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 作为一个仍处于创新发展期的产业,开源创造了无数先进技术助力社会发展,同时也需要创新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实践。6月13日,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承办的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开源创新理论与实践分论坛在峰会分会场(经开区国家信创园)隆重举行。论坛邀请了众多开源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开源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整体环境,探讨开源产业在数字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未来发展趋势。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狄安主持会议。

在本次分论坛上,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隆云滔以《开源创新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总结了开源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关系,并表示:“开源正成为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模式,通过开源协作、开放共享和开源创新,可以促进效率和提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隆云滔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韩凡宇发表了以《大模型开源项目的发展趋势与数字洞察》为题的演讲。他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正在迎来它的Linux时刻。此外,通过对生成式AI开源项目的数字洞察,他发现,在AIGC项目中,模型工具类项目数量占比最高,达到一半左右,应用类项目其次。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韩凡宇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震宁则从“如何从0-1搭建起一个健康的开源社区”的方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之谈,他认为,通过开源社区,能够提高产品性能,增强公司研发能力,并且在吸收开源社区贡献的同时,也在将经验回馈到社区,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震宁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张国锋也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开源创新若干理论问题”,他提出,开源直接挑战了数千年来物理世界充满独占性和排他性的社会安排,并且反应了数字经济商业逻辑,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生产协作模式。同时,开源也是自下而上群众自发的社会创新活动。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张国锋

同济大学开源博士赵生宇以“开源组织的管理与激励——基于价值网络的洞察”为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以OpenRank与开源贡献排行榜的实践为例,总结了为什么要做贡献评估和价值网络,认为OpenRank 内在的群体博弈将带来制度性的创新,未来将产生更多实体之间的价值流转模型一体化与协同评价,以及基于协作网络形成有效的竞合关系 。

同济大学开源博士赵生宇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开源社理事、执行长庄表伟与3位嘉宾:OpenTEKr社区发起人、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狄安,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高级顾问郭晧, 华为云化网络开源领域产业发展首席专家王甲就“开源理论如何助力开源创新社会实践”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狄安认为:“开源是数字公共品,它有社会属性和政府属性。开源不仅是一个个体的事情,也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数字公共品管理好,就会让整个创新体系带来提高。”;郭晧在谈到开源教育时表示:“不能把开源只是定义在开放代码的领域里,还有怎么运营代码,项目怎么管理,怎么推广,比如开源的营销、在开源社区里跟内外部的协作,我觉得开源的创新精神跟企业精神高度重合。”;王甲也表示:“开源不能仅仅是代码,开源理念要通过某种方式传递,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开源是一个集中协作的过程,怎么吸引学生参加需要探索。”

圆桌讨论嘉宾(从左至右)
开源社理事&执行长、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开源治理专家 庄表伟
OpenTEKr社区发起人、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 狄安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高级顾问 郭晧
华为云化网络开源领域产业发展首席专家 王甲

不难看出,开源创新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还拥有极其广阔的拓展空间,为了中国开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有有志于开源事业的业内同行还需共同在理论创新与实践上不断努力为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