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人物志】耕耘与坚守|Paco Xu:从开源小白到 Kubernetes 指导委员会

“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让我既当工程师又做艺术家的工作。它要求具备极其缜密的技术思维,因为你必须要完成精确的思考,这点我很喜欢。另一方面,它又鼓励你肆意挥洒自己的创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

——安迪·赫兹菲尔德(Andy Hertzfeld)

2023 年 10 月 2 日,Kubernetes 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最新成员名单揭晓,「DaoCloud 道客」开源团队负责人 Paco Xu(徐俊杰)从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正式加入 Kubernetes 指导委员会。Kubernetes 指导委员会是 Kubernetes 社区最高技术决策机构,目前一共设有 7 个席位。迄今为止,Paco Xu 是第一个进入该委员会的中国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委员会成员公示查询地址:https://github.com/kubernetes/steering

今天,船长有幸和 Paco 聊了聊这么多年的经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Paco 的开源之路。

初识:
“夜猫子”的开源路

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大牛,可能很多人会想当然觉得是很早就开始努力的结果,但其实 Paco 并不是一开始就接触了云原生和开源。他最开始从事的是 Java 语言的工作,从 2016 年来到「DaoCloud 道客」开始,云原生这颗种子才渐渐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而刚开始的路,总是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Paco 提到,最初参与开源工作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响应慢”的问题。可能很多刚刚接触开源的同学,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提了代码没有人进行 review,为什么在社区问了一个问题没有人回答。技术的严谨性决定了开源社区的交流总是需要双向进行的。当时因为国内的开发者占比还相对较低,大部分权限也掌握在海外开发者的手中,提交的 PR 可能因为时差的缘故缺乏沟通和推动,导致最后不了了之。而 Paco 为了推动 PR 的落地,经常充当“夜猫子”,半夜 2 点还在参与社区会议,只是为了能够在会议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此来促进 PR 的审核及合并。

踏实肯干、不善言辞,是大多数人对于 Paco 的印象。而平时并肩同行的小伙伴们,却给了他这样三个标签——“技术引领者”、“社区活跃者”、“社交大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看似矛盾的描述呢?其实不然。生活中的 i 人,社区中的 e 人,这就是 Paco。不管是在社区还是社交软件上,总是能看到 Paco 的身影。

成长:
贡献与回馈

参与开源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从 2016 年第一次提交 PR,到成为 Kubeadm 的 Maintainer 和 Sig-node 的Reviewer,Paco 的经历可以说是和云原生一起在成长。

在近一年内,Paco 给 Kubernetes 贡献了 140 条 commits,这个数字在全球开发者当中排到了第二名

说到提交 PR,Paco 分享到一次参加 KubeCon 的经历,就是用自己在 2016 年提的第一条 PR 申请到了第二届 KubeCon China 的门票,这对于系统接触开源的 Paco 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和来自于全世界的开发者进行交流。并且从那时开始,Paco 不仅只是参与 Kubecon 这样的云原生旗舰峰会,也积极的提交议题分享。

在开源社区多年深耕,Paco 发现不仅要关注技术前沿,更要聚焦落地场景。Paco 最近专注的方向就缘起客户场景遇到的 Pod (一个或多个容器的组合,Kubernetes 管理的最小单元)启动问题。因为这个问题,Paco 花了很长时间在研究 Pod 生命周期上,潜心去了解 Pod 启动的整个过程,并将成果通过代码贡献的方式回馈给了社区,还在 Kubernetes 1.27 发布的时候,推出了《Kubernetes 1.27:关于加快 Pod 启动的进展》的文章,将开源成果传播给更多的开发者。此外,AI Pod 通常镜像都比较大,数据量大,其启动速度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在AIGC 盛行的今天,这个方向的技术研究也得到了广泛讨论和关注。

在公司开源文化的影响下,以及 Paco 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开源贡献。「DaoCloud 道客」在开源社区的贡献长期名列前茅,近一年来,「DaoCloud 道客」在 Kubernetes 社区的贡献度排名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除了在代码、技术方面的贡献,在开源社区中逐渐成长和丰富自我的 Paco 也渐渐开始承担起开源布道的任务。2022 年 Paco 作为发起者组织了 Kubernetes Community Days 成都站的活动。2023 年欧洲 KubeCon,Paco 在云原生的世界盛会中发表演讲,并第一次和多年只能在线上共事的技术大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欧洲这场万人盛会让他感受到国外对于云原生的热情,他也热切地期待着,能把这种热潮带到国内更多地方。在刚刚结束的 KubeCon China 活动中,Paco 带来了以《Kubernetes SIG 节点介绍和深入探讨》和《如何在大型集群中加速 Pod 的启动》为题的演讲,将自己及所在小组对节点管理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成果展示在大众面前,并呼吁开发者广泛参与其中。

收获:
新身份,新阶段

从默默无闻的贡献者到技术创新号角的引路人,不止是身份的成长,更是责任的赋予。Paco 表示,未来也将发挥在开源项目和基金会之间的桥梁作用,从社区、特别兴趣小组以及工作组等不同层面维护好开源项目,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开放协作的精神来肩负这一任命,持续不断地为项目的长期发展和成功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源世界主打“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口号,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为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新贡献者的加入对开源社区来说必不可少。Paco 作为国内首位进入 Kubernetes 指导委员会的开发者,将在中国乃至亚太范围内的云原生布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他所期待的和想要肩负的责任。

永远年轻,永远充满热爱,这在 Paco 身上也得到了印证。在这个里程碑式突破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努力和默默耕耘的坚守。Paco 表示,未来也将继续带领「DaoCloud 道客」的开源团队在社区内做更多的事情,推动 Kubernetes 生态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