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硬件与新工业革命白皮书》在上海临港正式发布

《开源硬件与新工业革命白皮书》在开源硬件与新工业革命论坛(2025年1月22日,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上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组织撰写,凝聚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希望能为开源硬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我们会看到开源硬件跟产业、跟学术有更多的互动,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开源不只有软件,还有硬件这一部分。

前 言

开源是一种社会创新方法论,首先在软件领域探索并取得成功,之后人们开始在硬件及更多的领域进行尝试。

开源硬件指开放一个物理对象的设计规范,原理图、蓝图、逻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纸或文件等,任何人都可以在遵循许可协议前提下对其进行研究、修改、创造和分发该对象。开源硬件可以指任何物体,如汽车、椅子、计算机、机器人,甚至是房屋。开源方式促进了透明度、合作和创新,微控制器、处理器、开发板、计算机和各种电子元件等大量设备都属于开源硬件的范畴。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开源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其有经济价值。首先,开源提高了数字商品资源配置的效率,一个工程师开放其代码或设计图纸后,全球范围内无需再做重复劳动。其次,开源是数字商品最有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利用开源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软硬件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实施,缩短产品落地周期,加快产品迭代。第三,开源降低了人们学习及参与生产劳动的门槛,人们可以自由获取生产资料,可以选择参与劳动协作的时间和方式,这极大激发出人们的创新动力。从全社会角度看,开源有助于形成事实标准,降低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成本,增加零部件的互换性。可以预见,未来10年将是开源硬件大力发展的10年!开源将重构汽车、船舶、航空航天、集成道路、机器人、交通、医疗、金融、教育、家电家居、智能制造等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开源新工业革命正在到来。

开源硬件还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相关机构预测,2023 年,全球开源硬件市场规模为 746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1482 亿美元,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 8.1%。开源硬件具有低成本和高度可定制化的特点,这对业余爱好者和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大福音,他们基于开源硬件可以快速完成原型设计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开源硬件具有可修改的特性,开发人员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定制硬件组件,这非常适合物联网(IoT)设备和智能技术对灵活性、适应性的要求,比如医疗保健和汽车等行业,往往需要定制解决方案来满足严格的监管标准和性能标准。开源硬件非常适合大中小学教育,学生通过开源硬件实验课程可以获得电子、编程和工程知识,犹如务农、务工等劳动教育一样,开源是数字时代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劳动技能。

像开源软件一样,开源硬件的设计和发明也应得到版权和专利法的保护,已有人开发出开源硬件的许可协议及公共知识产权办法,这是开源硬件发展的制度保障。

2023年4月7日,第一届开源硬件与新工业革命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当时我们就有了撰写白皮书的想法。刘柯廷先写了一个初稿,在李大维、夏青老师的指导下,又重新确认了白皮书的设计框架,蒋艾雯为白皮书的撰写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创始人  张国锋
2025年1月20日

下载链接:https://shanghaiopen.feishu.cn/file/GeyTbhLQ9oexSOxV3XqcWGhIn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