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开源数据库工作组成立

开源数据库工作组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宣布成立开源数据库工作组,得到了PolarDB开源社区和PostgreSQL中文社的大力支持。工作组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开源数据库的生态繁荣、人才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源数据库工作组将与学术界、产业界、投融资行业紧密协作,促进开源数据库技术的繁荣发展,推动开源数据库的生态和人才的发展。

我们期待着在三方的紧密协作下,能够集结更多的力量,持续推动开源数据库技术发展。

01 背景

数据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软件, 从在线业务到数据挖掘分析, 数据库支撑着金融、教育、电商、制造、交通能源等各个行业的数字化. 同时数据库又是一个与底层软硬件、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等都有密切关联的软件, 是企业核心软件之一. 目前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率较低, 市场发展空间极大, 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老的闭源的商业数据库发展迟缓, 已经无法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工作, 开源数据库凭借开放源代码, 集全球人才贡献于一身, 深度与业务整合, 开源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必要因素. 目前开源数据库市场已经大于闭源数据库市场, 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02 必要性

PostgreSQL是源自伯克利大学的开源数据库, 95年进入全球化开发模式, 其贡献者遍及全球, 具有稳定的开发节奏保持每年发布一个大版本, 每个大版本迭代5年, 其产品特点是企业级、稳定、安全、可靠、高性能. PostgreSQL是非常成熟的全球化开源项目. 同时PostgreSQL在架构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易开发和扩展, 使用类似BSD的开发开源许可, 同时代码清晰且注释详细, 遵循SQL最新的标准, 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企业数据库的基础, 同时也非常适合教学培养人才。

目前PostgreSQL已经成为众多数据库的基础代码, 例如Greenplum, PolarDB, timescaledb, PostGIS等, 国内过半的数据库产品也都有来自PostgreSQL的代码。学习PostgreSQL是掌握数据库应用与数据库内核的必经之路。

从2013年开始,中国数据库产业迎来繁荣发展期,赶上了全球数据库发展的第二波浪潮。国内有了大量基于PostgreSQL代码的数据库产品,例如PolarDB for PostgreSQL。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业务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和底层基础设施的国产化替代并驾齐驱,跨多业务、多数据类型的新型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传统集中式的数据库产品已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需求,企业需要具有高弹性、高可靠、高可用、弹性扩展、低成本等能力的数据库。PolarDB for PostgreSQL 应运而生,是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产品,100% 兼容 PostgreSQL。采用基于 Shared-Storage 的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具有极致弹性、毫秒级延迟、HTAP 的能力和高可靠、高可用、弹性扩展等企业级数据库特性。同时,还具有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应对 OLTP 与 OLAP 混合负载。

PolarDB 坚定遵循自主可控、开放生态的发展思路,持续围绕PostgreSQL 开源生态构建企业级、分布式能力,以求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学习和使用成本。

PolarDB开源社区和PG中文社区的加入,将从先进的开源数据库和PG强大的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加速数据库开源技术的发展,共同推动国内数据库生态的繁荣,为开源技术人才和生态合作伙伴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图片

加入开源数据库工作组:
digoal@shanghaiope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