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夏行动 2022 专场回顾 1|源启数字化@成熟大厂

2022年8月2日 单位
砺夏行动 2022 专场回顾 1|源启数字化@成熟大厂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

▶主题:

源启数字化@成熟大厂(收看回放

▶嘉宾:

狄   安Dean OpenTEKr 创始人兼开源实践布道师

任道远Alan  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 

谭中意Jerry 星策社区发起人,中国开源推进联盟副秘书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TOC 副主席

王慧慧Aella  红帽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

▶时间:

2022年7月25日 

PANEL DISCUSSION



Question

01.


以开源为基础的软件技术是否会全面替代商业化软件来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即开源软件对企业的价值优势或者缺点为何?



 @任道远Alan 

长期来讲,开源与闭源会是一个共存的常态。


 @王慧慧Aella 

从红帽的2021年度调查报告来看,约有37%的CIO的企业客户仍使用闭源产品;58%的使用开源产品(包括企业级与社区版),也有一小部分使用的是非商业产品等。总的来看,是处在一个混源模式。


 @谭中意Jerry 

目前国内的去IOE的趋势非常明显,并且不可逆转,我觉得趋势是开源会替代传统的闭源产品。而在底层的基础设施领域,混源模式必然是会长期存在的。



Question

02.


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任道远Alan 

首先是对软件质量的期待值。商业软件付费就得到了包括质量、服务的价值,而免费开源软件里面肯定会需要后续的调整。传统的软件开发与运维,也需要跟更强的能力提高。


 @王慧慧Aella 

一些企业客户在自主研发和购买之间有一个矛盾心理,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质量问题,开源软件来源于社区,好处是创新快、迭代速度也快,但同样也没有一个厂商替你全权规划产品的走向。第二个挑战就是安全,除了软件代码的安全,还牵涉到软件供应链的安全。第三个问题就是开源治理,通俗来讲即管理企业中到底有哪些项目要用开源,更新和退出的生命周期。


 @谭中意Jerry 

现在企业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开源软件治理体系来解决这种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的开源软件管理系统问题。



Question

03.


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的过程中,是可简单地从开源社区分叉一个版本,然后在此基础上自行修改和完善?还是应当采用“贡献上游”的策略,即同时也将自己的修改回馈上游技术社区? 


 @任道远Alan 

“upstream first”是一个开源软件商提出的,我们需要全面地去看待。“upstream first”是希望开源的使用者能变成开源的贡献者,贡献者能回馈社区,开源本身的模式是支持分叉也支持downstream。根据开源项目的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对于客户和厂家自身的商业价值,也会采取上游优先或是平衡或是全开源的不同方式。


 @王慧慧Aella 

红帽的逻辑总结来说是两点,“百分百开源”“上游优先”。企业客户作为软件消费者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是没有异议的,但从红帽的商用软件服务公司的角度出发,我们所坚持的就是“百分百开源”,宗旨是希望通过开源去促进创新。红帽是“上游优先”的受益者,所以也会回馈社区。


 @谭中意Jerry 

一个企业从成本的角度考量来看,有些项目快速改完就好,回馈上游的投入产出并不划算;但若是核心技术的项目,希望它能得到长久发展,upstream显然是节省成本的。



Question

04.


企业的需求往往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业务问题或者一个业务场景,而技术厂商提出的往往是一个基于某项技术的解决方案,这两者之中存在着一个技术场景和业务场景的鸿沟,对于一个开源技术厂商来说,可以如何解决这样的鸿沟?



 @任道远Alan 

终端客户企业常面临的选择是“build vs buy(自己做还是外部采购)”,这个本身没有银弹解决方案,关键还是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如果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可能还是建设自己的技术团队来进行自研,并且这部分的研发工作是否开源也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是核心外围的业务需求,更多的是考虑自研和外购混合的模式;如果是最外围的创新或比较前瞻性的需求,可能直接采用外部的开源软件,或者自研且 upstream first或者 upstream only。



(follow up)


举一个具体些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很大的客户项目,而红帽的技术方案只能满足其中30%或者50%的需求,但客户要的是100%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处理?



 @王慧慧Aella 

首先得说,红帽本身不直接提供客户期待的100% 成形的业务系统。以前我们接触客户时,他们常提的是“交钥匙工程”,希望我们交付的是可以100% ready立即使用的。现在更多地是说“赋能”,客户自身的IT能力也在飞速进步,更多地是要求我们赋能,渐渐希望他们自己的团队能在厂商提供的技术能力基础上能进行优化、新建、创新和拓展。


 @谭中意Jerry 

当客户提出业务场景的需求,而这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场景需求,往往是有其业务设计考量的。业务设计是为了满足商业目的,而商业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业务增长的问题而设计的。


我们会帮助客户从上往下审验逻辑的正确性、所选择的业务(场景)的重要程度。首先要帮助客户企业解决的是增长问题,看客户所做的场景背后逻辑是什么,而后拆解成多个业务场景,再去解决底层基础设施建设。


我所看好的未来的新的交付方式:上层拆解技术业务,下层灵活实现特定的技术需求,中间层通过接口的方式组成虚拟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的交互。


PANEL DISCUSSION

@任道远Alan:多元,共生,向善。即,产业、科研和教学的多元,从产品、项目到盈利的共生,用科技的创新向善而行,造福社会和国家。

@王慧慧Aella:从源头引入开源技术,实现对企业业务的赋能。希望大家能够用好开源技术,把开源技术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帮助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谭中意Jerry:开源不仅仅是开源软件,开源更多的是一种开放式协作的方式。把开放式协助用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上下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