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是当今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创新活动,挑战数千年以来物理世界独占排他社会安排,也超越了现有理论框架及认知范围。开源需要“破圈”,需要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社会学角度认识开源,时代需要懂代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广开源创新教育,组织了多场活动,如2020年11月发布《中国开源创新社会工程倡议书》、2023年3月举办的全国高校新商科开源创新教育研讨会等。此外,协会积极转化产学研成果,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内率先落地“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微专业,2024年9月正式开课。
4月26-28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国锋、秘书长朱其罡参加以“开源教育:使命、挑战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期CCF秀湖会议,围绕“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做分享。
秀湖会议“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背景
开源教育既包括开源技术的使用、开源项目的贡献、开源社区的发展三个层面的“为开源而教育”(Education for Open Source),还包括将开放式协作的思想方法融合到现有教育教学中去,产生更加广泛普适性价值,所谓“用开源来教育”(Education by Open Source)。
“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这个命题,既可以从上面两个视角进行看待,还可以从不同的人群(大、中、小、学)、专业(文、理、工、管等)进行细分,因此可以产生无数种可能性。按照王怀民院士的说法:“开源教育的第一重境界,就是数字时代学术交流新形态,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学科都关心的命题”,因此,本Session 将从一个通识普及、以及跨学科的视角探讨开源教育的可能性。
张国锋:
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认知-理论-方案
一、加强开源理论构建,增强对开源价值及重要性的认知
研究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找出真问题。
开源是伟大的社会创新实践,意义深远,利益、观念、文化、价值观冲突,需要强大的推手和领导。开源教育要同开源社会运动规律、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等重大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建议推动多学科合作,构建数字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认知,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前瞻性。
二、加强经管法高校开源教育
开源是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关乎数字世界制度安排、规则及标准主导权。开源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术范畴,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多学科。
三、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以开源理论构建、经管法开源教育为抓手,推动上海开源创新国际合作
开源核心是制度创新。在上海做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朱其罡:
开源纳入学术评价的推进路径探讨
在中国努力构建世界开放科学中心的大背景下,构建一个对全球有吸引力的学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开源成果和开源贡献可能是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评价的补充手段。开源开源是基于社区的去中心化、可量化、公开透明为特征的评价,应当防止被再次行政化。从可操作路径上,可以推动现有的活动和评价加入开源要素和开源精神开始,建立开源贡献库,选择跟数字技术相对紧密的专业先行,推动成立开放科学基金作构建长期激励机制,逐步推动开源作为学术评价的可行路径。
产教研齐聚苏州,共商开源教育大计
第十二期CCF秀湖会议在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围绕“开源教育:使命、挑战与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探讨和交流。会议为期三天,针对“产业界视角的开源教育、从计算机培养方案看开源教育、开源教育的必要性和使命、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开源课程和资源建设、开源教育行动计划”6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深化对开源教育的认识,推动开源教育的发展,规划开源教育的行动计划。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第十二期CCF秀湖会议在苏州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为期三天,就“开源教育:使命、挑战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次秀湖会议由CCF计算机教育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莉教授,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秀湖会议AC、北京大学周明辉教授,以及CCF计算机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共同发起。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副理事长、秀湖会议AC主席、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工信部电子五所王蕴辉副所长,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任旭东,阿里副总裁李飞飞等20余位教授和专家出席会议(名单后附)。胡事民院士在开幕式致辞。
-01-
特邀报告 | 开宗明义
▲胡事民院士致辞▲
▲张莉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秀湖会议AC主席胡事民院士致辞欢迎本次与会的嘉宾,会议执行主席张莉教授介绍了发起本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次会议的主题和专题设置,期待会议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明确开源教育的使命、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王怀民院士作特邀报告▲
王怀民院士深入探讨了开源教育的本质。首先,他指出开源教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新形态;第二重境是网络时代商业创新的新形态;第三重境界则是智能时代软件开发的新形态。随后,王怀民院士从如何面对大规模复杂软件开发的挑战入手,总结了工程范式和开源范式两种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异同点,由此引出群智范式的理念和方法,并分析了该范式下的软件演化过程。他强调,群智范式基本理念是宏观演化、微观求精。通过对群智范式的剖析,王怀民院士总结出开源教育的本质是理解群智激发与汇聚的机理,即通过开放和协作的方式,激发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王蕴辉副所长作特邀报告▲
王蕴辉副所长对比国内外开源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开源人才规模可观但政策与资金支持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各界的紧密合作,并专门设立资金支持以促进开源领域的发展。此外,她还提倡高校应进一步融合产业与教学,不断创新开源教育模式。同时,她呼吁行业内部应建立起开源人才的培养和认证机制,并分享了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提出的开源人才能力认定体系。这一体系全面涵盖了技术贡献、运营管理、法务合规、推广传播,以及战略规划等五大核心能力。她还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贯穿开源职业的全周期,以确保人才的持续进步和成长。
▲周傲英教授作特邀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作题为“开源教育与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特邀报告。他首先强调,开源软件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传播,开源正在成为国家战略行为,是万众创新的源头。开源已经成为我国突破技术封锁、引领科技创新的关键手段。周傲英教授认为计算机科学教育是最好的开源教育载体。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CS4ALL)的劳动教育和思维教育属性,使得学生通过编程训练,可以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核心思维模式。最后,他展望了开源教育的实践和愿景。开源教育应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开源能力和精神,形成竞争力;与知名开源联盟及企业共同推动开源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通过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开源技术和社区参与能力。开源不仅是技术分享的手段,也是推动更高价值观、更好技术和更包容文化的趋势。通过开源教育,中国可以在全球开源生态中占据有利地位。
▲陈道蓄教授作特邀报告▲
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通过“‘开源教育’之我问”,阐述他对开源教育五大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首先,他解释了开源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开源意识与能力,内容涵盖文化、意识和技能教育。其次,他提出,随着云计算和大模型的普及,应重新思考开源教育的新内涵。他认为,开源教育不仅是教授基于开源的软件开发,更应推动教育形态的变革,核心是“开源学习”。对于慕课、开放课程等,他认为这些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开源教育,当前仍缺乏相应的开源氛围。最后,他探讨了实现“开源的开源教育”的可能性,提议跳出传统框架,通过forking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推动开源教育的发展。
▲何炎祥教授作特邀报告▲
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深入解析了开源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出其本质是开源人才教育,通过共享知识和资源推动学习研究。内容覆盖文化、思维、精神、技能等,由社区、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推动。然而,开源教育也面临着六大主要问题,包括顶层设计规划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实训体系、实验室建设、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以及开展机制等。对此,何教授提出了1+X+Y的课程模式建议,以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推动开源教育的深入发展,何教授提出了几个关键抓手,包括共享现有资源、形成联盟、加强师资培训、培养特色化软件产业专门人才、跨学科结合、打通内外开源合作以及推动全民教育等。
-02-
专题分享 | 精彩纷呈
本次会议设置了六大专题,涵盖产业界视角的开源教育、从计算机培养方案看开源教育、开源教育的必要性和使命、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开源课程和资源建设、开源教育行动计划等方面。每个专题均邀请了多位嘉宾进行观点分享与报告。嘉宾们围绕开源教育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开源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同时,他们还分享了开源教育的实施方案、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企业对于开源人才的迫切诉求,以及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等背景下,开源教育将如何受到影响,也成为嘉宾们热议的话题。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既有来自高校教育的实践探索,又有行业概况与企业实践的深度分享。嘉宾们的观点独到,见解深刻,为开源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01
专题一:产业界视角的开源教育
(左起:王婧、李飞飞、任旭东)
02
专题二:从计算机培养方案看开源教育
(左起:包云岗、董明凯、黄东旭)
03
专题三: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
(左起:王伟、张国锋、朱其罡、肖文磊)
04
专题四:开源课程和资源建设
(左起:周明辉、孙海龙、王伟、毛新军)
-03-
开放讨论 | 观点碰撞
本次会议每个专题均设有观点分享和集中研讨环节,旨在邀请全体与会嘉宾充分展示其观点并就开放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嘉宾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开源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产业界和企业对开源人才的期望和要求、产教研如何携手推进开源教育、以及政府层面如何制定政策优化开源环境等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共同为开源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04-
赏湖健步 | 姑苏风光
▲湖边留影▲
在思想碰撞与热烈讨论之余,会议组织与会嘉宾移步户外,在风景秀美的湖边健步,在共赏春日姑苏美好风光的同时继续增进了解并交换意见。嘉宾们普遍认为,要推动开源教育的发展,可以推广开源理念,普及开源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开源教育植入现有课程体系,以开源模式开展开源教育;此外,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建立开源人才培养能力认定规范也是可行的措施。
-05-
思想汇聚 | 求同存异
(本期会议执行主席:张莉、周明辉、毛新军)
会议最后半天,与会嘉宾围绕“开源教育”进行了专题研讨,一方面在此前三天会议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就如何共同推动开源教育的发展发出倡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嘉宾们围绕开源教育的核心内涵、开源教育的需求与难点、开源课程资源建设、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的开展等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赞同在当前背景下开展开源教育、培养开源人才刻不容缓。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联动、共同推进。政府层面需要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建立开源人才培养能力认定规范;高校层面需要广泛宣传开源文化和理念,以开源模式开展开源教育,同时合作共建梳理开源知识体系/图谱、教学资源,并开展更广泛的师资培训;产业界层面可以提供面向开源教学的项目支撑,与高校合作开展开源相关活动或比赛,重视并承认开源社区的实践经历。
参会专家名单
特邀嘉宾
王怀民 国防科技大学
王蕴辉 工信部电子五所
陈道蓄 南京大学
何炎祥 武汉大学
周傲英 华东师范大学
参会嘉宾(姓名拼音排序)
包云岗 中科院计算所
边耐政 湖南大学
董明凯 上海交通大学
黄东旭 PingCAP
李飞飞 阿里云
任旭东 华为公司
孙 程 湖南师范大学
孙 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海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谭 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 婧 涛思数据
王 伟 华东师范大学
肖文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国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朱其罡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
秀湖会议学术委员会(AC)主席
胡事民 清华大学
会议执行主席
张 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会议联合主席
周明辉 北京大学
毛新军 国防科技大学
会议工作人员
邱睿桥 北京大学
杨 康 国防科技大学
秀湖会议年度合作单位腾讯、华为及金牌合作单位OPPO、联想研究院对本期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