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一带一路”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

7月5日,数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靳芳和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政府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建军一行来访,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张国锋、执行秘书长狄安、数字“一带一路”工作组组长龚仪、副组长梁铁宽参加交流研讨并陪同调研。

上午,数字“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暨数字广西集团-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2023联合工作会议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综合楼510会议室召开。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数字“一带一路”工作组组长龚仪主持会议。

协会执行秘书长狄安致欢迎辞,首先介绍了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的定位,一是服务国家战略,二是服务上海地方政府,做好开源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城市、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建言献策,三是服务企业,对接开源技术生态端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端。围绕开源提供法律服务、安全治理、软件供应链治理。狄安表示,非常欢迎数广集团到访,广西是东盟十国的桥头堡,上海站在国家前沿技术交流的高地,希望广西与上海能做更多的技术互动,通过协会平台将信息有效传递,与数广集团合作,探索开源技术如何帮助广西地方企业数字化转型。把中国的技术和服务,通过广西推广到东盟。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政府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建军重点介绍青秀区产业发展及政策情况。他谈到,习主席对广西工作提出五个更大的重要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支持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合作区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广西南宁“沟通东盟,辐射全国”,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希望专家们能到广西考察交流。

数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靳芳详细介绍广投集团、数广集团的企业发展情况和优势领域,并重点介绍产业园产业定位规划及招商情况。自治区赋予数字广西集团“广西政务大数据运营开发应用主体、广西数字经济产业的投资平台、合作平台和孵化平台”的战略定位。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司在新型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数字政务、智慧农业等10多个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涵括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投资超30家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坚持“守正,创新,加油干”, 公司已发展成为业务规模最广、产业集聚力最强的区内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欢迎协会和科技企业在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分会场,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通力合作,抓住机遇。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前往广西参观指导。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数字“一带一路”副组长梁铁宽介绍了协会的优势和合作方向。当下,绿色低碳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和大数据、云计算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在新格局下,也产生了一些新赛道、新机遇。希望建立协会与数广集团的桥梁,找到一些契合点共同开展新的合作。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发达;数广集团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上有丰富的成果,兼顾“一带一路”面向东盟的建设。两地之间有不少合作的机会。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建立起交流平台,增进上海、广西两地伙伴的互相了解,找到各自的优势和结合点,产生一些新的故事。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变革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国锋就如何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一带一路”做了专题发言。2021年,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配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申请成立上海市开源数字“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目标就是探索为国际社会提供数字“一带一路”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贸易公共基础设施、数字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的途径与方法。广大发展中国家饱受物理世界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之苦,对于未来数字世界的社会安排有强烈的期盼,渴望获得数字自主权,希望有机会参与数字规则及标准的制定中。开源无疑是实现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通过开源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数字技术和服务能力走向海外。中国做为新兴发展中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世界各国提高数字公共产品,共同参与到数字规则、标准、平台、生态系统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中。

“十四五”规划第一次将开源写入文件,到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加强开源社区建设,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深化“一带一路”产业交流合作,提升软件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2021年9月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探索“专利+标准+开源社区”发展模式,激发创新活力。依托基金会、开源社区,聚集开发者和用户资源,共同打造成熟的开源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协同创新生态。进一步,要深化国际合作,打通开源内循环。202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证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强调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开源模式,加速软件迭代升级,促进产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完善。2022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共性技术平台、行业训练数据集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开放服务。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受欢迎的国家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充分说明国家对于开源越来越重视,有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更有助益。

开源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新商业文明。开源首先改变了软件产业链供应链,如今99%的企业都在使用开源软件。2014年,特斯拉开源智能汽车软硬件系统,彻底改变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国抓住了这次机会,今年一季度实现智能汽车出口第一。未来,开源还将改变交通、金融、教育、家电、家俱、制造业、农业等行业。中国的数字技术服务能力如何让世界接受,是一个重要课题。开源不仅仅是做贡献,也是一种商业智慧。


来自银联云计算中心、浦东发展银行、VMware中国、九州云、宏时数据、Kyligence、智同科技等科技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及对未来面向东盟市场进行展望。Flomesh CEO蔡书提到,中国的IT能力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外溢的状态。经过多年的积累,多元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提供高价值、更好的体验,为世界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锐教授在发言时提到,目前学校已开设开源微专业,希望能起到示范效应。要做好政产学研合作,完成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最后,狄安总结到从“谋局、布局、入局”,协会可以提供全方位合作赋能。感谢各位专家到访,希望后续能与数广集团开展深入合作,打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的大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外交的重要方向。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有助于巩固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关系,推动中国数字技术及服务企业走向海外、开拓市场,增强中国在数字世界的话语权、规则及标准主导权。广西是面向东盟十国的桥头堡,中国数字技术与服务能力十分成熟且具有国际竞争力。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一带一路”具有可行性,高校、社会组织、企业各方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理论构建、战略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同推进。


下午,到达漕河泾开发区后,大家参观了漕河泾科技绿洲及电气数科数字展厅。

在参观讲解后,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园区服务中心品牌经理陈宇对漕河泾开发区情况做介绍。致力于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双方围绕数字“一带一路”建设、园区运营管理经验展开交流,并探讨园区运营管理咨询、人才培养等合作可能性。

龚仪补充道,此次共同拜访漕河泾开发区,也是希望借助广西“东盟桥头堡”的优势,未来能产生更多的合作交流。

最后一站走访的是仪电集团南洋万邦软件,李勇总经理、姜正安总工对上海仪电集团、云赛智联、南洋万邦的情况做了介绍。仪电集团是上海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商务不动产和非银行金融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架构,是上海国资唯一一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业的公司。南洋万邦的整体业务布局以“云-数-智-安”为主要方面。王仕杰、李伟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整体能力、DaoCloud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及公司情况做介绍。靳芳对数广集团信息化建设及合作方面做重点介绍。双方表示,可在业务上探讨下一步的互动合作。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与广西来访领导合影